各单位(部门):
现将《2022年组织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宿州学院委员会
2022年4月12日
2022年组织工作要点
2022年组织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突出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作风建设,聚焦“两个建成”目标,采取五个抓实、四个强化、三个精准、两个表率的”5432”工作思路,组织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强基固本工程、先锋作用工程,持续提升组织工作质量效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突出政治建设,实施党建引领工程,“五个抓实”提升二级党委的领导力
1.抓实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一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突出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组织全校处科级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持续深化“四史教育”,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定期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学生党员等党校各类培训班,发挥二级学院党校的功能作用。二是聚焦职能履行,引导全校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中央和省委、省委教育工委、校党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2.抓实工作体系,破解落实机制不健全难题。一是完善领导机制。聚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贯彻落实的工作举措,强化督促二级学院党委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落实,发挥二级党组织政治把关作用。二是完善例会机制。坚持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二级党组织负责人例会和组织员工作论坛等,研究解决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3.抓实责任落地,破解工作虚化难题。一是党建任务清单化。制定年度党的建设工作要点,细化基层党建责任“三个清单”,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推动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传导、任务层层落实。不断巩固深化党组织作用发挥工程,抬高标杆创示范,以“严细实、对且好、零差错”的标准来推进工作。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攻克什么问题,以破解难题带动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细落实地。二是构建“党建+信访”工作机制。落实《关于基层党建考核信访工作的方案》,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信访工作制度,把评议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4.抓实深度融合,破解“两张皮”难题。一是坚持系统推进。坚持“两个建成”目标与党建目标同推进,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改革发展战略任务体系,作为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二是坚持做实服务。把党建工作融入日常管理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常态化开展二级党组织书记与青年学生面对面等活动,建立二级学院中层领导联系基层制度,抓实抓好立德树人工作。
5.抓实示范引领,破解活力不足难题。一是注重培育项目。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培育建设3个省级和45个校级党建示范项目,遴选出2022年“双创”项目、书记项目,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双创”项目。二是注重辐射带动。通过制定年度党建“双创”工作方案、召开现场推进会、汇编优秀案例、开展党建巡礼活动等,强化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注重创建基层党建特色和品牌。认真落实省、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关会议精神,助力驻村干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是突出组织建设,实施强本固基工程,“四个强化”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6.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在提质增效上发力。一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校党委、二级党委、党支部和党员“四位一体”组织体系,建立主体责任、直接责任、监督责任、一岗双责“四责协同”机制,形成明责、督责、考责、问责层层递进、循环作用的工作链条。二是持续巩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持续开展基层党建“对标争先”计划,健全国创、省创、校创“三创联动”机制,加大培育创建力度,整体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持续拓展基层党建创新平台,新建学生党建服务站1—2个,充分利用好“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基层党组织生活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开展校内各基层党组织间、校内外基层党组织间“结对共建”活动;强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各项制度的落实,全年开展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工作督查2—3次。持续推进各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和党建“领航”计划,启动基层党建提质创优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和典型选树;持续实施全局性影响、引领性作用的“书记项目”党建创新课题。
7.强化处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头雁效应”上发力。一是开展系统化、经常化、实战化干部教育培训,深化年轻干部“炼用结合”机制,制修订全校处级单位、处级岗位、科级岗位职责,完善处级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处科级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进一步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进一步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励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二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深化干部“三案精准管理”,及时更新维护干部信息库,实现干部管理的程序化、精准化、科学化。扎实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做好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修订完善干部兼职审批管理办法、干部出国境管理办法等。将干部调整、民主评议、年度考核、档案审核、个人事项报告和信访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干部问题,列入负面清单,准确了解掌握干部日常表现。三是组织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落实落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宿院速办”宿院作风模式,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奋进型”力行机关。
8.强化制度执行,在夯实基础上发力。一是严格规范组织制度落实。出台《教师党支部建设标准》《学生党支部建设标准》《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的实施意见》等,不断完善党建制度体系。每月编辑1期推进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清单,每月编辑1期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要点,严格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制度,并加强监督与检查,做到组织生活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效。二是加强教师党建。坚持“党建研究与学科建设、支部建设与育人工作、党务队伍与思政队伍、思想引领与服务社会”4项同步推进,大力推进“3321”(建立“三项机制”、办好“三大课堂”、推进两个融合、构筑“一个体系”)教师党建工作法,把教师党支部建成立德树人的阵地、团结师生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使广大党员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的表率。三是加强学生党建。积极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模式,应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学生党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组织生活E支部”、“理论学习E课堂”等,着力加强流动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积极选树学生党员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骨干在学风建设、宿舍文化建设、安全稳定工作中的核心骨干作用,让学生党员从身边小事、学生难事做起,切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定期召开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工作交流会、工作协调会等,实现全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一张网”“一盘棋”,促进全校各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同频共振、同轴连转。举办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等学生党建特色品牌活动。
9.强化发展党员质量,在培根铸魂上发力。一是坚持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实行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单列,重视在高知群体和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贯彻落实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学科带头人联系优秀青年教师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好党校作用,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训工作;做好省委教育工委集中调训组织工作,抓好学校处级干部集中轮训,分层次组织好党务骨干和党员专题培训,切实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三是强化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要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严格落实发展党员“书记抓、抓书记”工作责任制,把发展党员作为二级党委书记述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接受党员群众评议监督;建立健全发展党员“谁培养,谁负责;谁介绍、谁负责;谁发展、谁负责”工作机制,严肃查处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切实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
三、突出思想建设,实施先锋作用工程,“三个精准”提升党员感召力
10.精准发挥作用,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先进标尺立起来、先锋形象树起来。一是争当先进典型。持续推动组织工作评先创优,评选2022年度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健全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激励机制,做好走访慰问优秀共产党员、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工作。二是争当抗疫先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实践活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等,投身抗疫急难险重任务一线。
11.精准教育培训,让教育方式活起来、教育内容实起来、教育队伍动起来。一是办好理论课堂。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党员教育管理和党员教育培训5年工作规划》《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具体措施>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远程教育与党员经常性教育有机融合。以校院两级党校为主阵地,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构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四级教育培训培养体系。二是办好实践课堂。充分运用社会实践课堂,组织师生党员赴井冈山、古田会址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教育培训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12.精准管理监督,把党员“管”起来,把力量聚起来,把监督严起来。一是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政治定力。党员作为不同于一般群众的先进者、优秀者,必须时刻保持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心态,不能同群众夺利。要通过谈心谈话、“三评一考”等形式教育管理评价党员,奖优惩劣。对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以及“三不党员”,要下狠心整治,该除名的出名、该劝其退党的就要劝其退党,确保党员始终保持生机活力。二是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监督“前哨”“尖兵”的作用,尽早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跟进提醒谈话、函询、诫勉等执纪措施,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加强对党员和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确保慎独慎微慎行。同时,党员干部要把接受监督作为一种习惯,真正做到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四、突出作风建设,实施“两个表率”,锻造过硬组工队伍
13.着力打造带头表率的“模范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各项部署,强化部门自身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完善落实理论自学、集体研学、调查研究等机制,抓具体、具体抓。以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闻令而动、走在前列,拉升标杆、自我加压,带头提振状态、提升干劲,推动重点工作出精品、特色工作有亮点、常规工作争一流。
14.着力打造示范表率的“过硬队伍”。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加强组工干部政治建设和能力素质建设,引导组工干部发扬“安专迷”精神,勇于担当作为、求实创新。从严从实抓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培养使用和管理监督,打造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组工干部队伍。